生醫總研(BioEpoch)/研究中心 20111107
時間拉回到今年8月3日,Dendreon(DNDN: Nasdaq)尾盤股價微幅上揚,終場小漲0.5%,股價收在每股35.84美元。多數投資人當時仍然認為公司前景看好,持續加碼。然而,紙終究包不住火,就在隔日,公司首度公開承認年度營收目標過度樂觀,營收預估與現實達成率背道而馳,結果,當天股價暴跌至每股11.69美元,或下跌67.4%。Dendreon的市值就在一天之內蒸發掉將近45億美元。 
樹突細胞起源與免疫療法
今年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頒給三位傑出的「免疫系統」學者。其中之一,便是呼聲相當高的紐約洛克菲勒大學Ralph M. Steinman醫師。評審一致肯定Steinman發現樹突細胞(Dendritic Cell, DC)之貢獻。Steinman將DC與抗原接觸後,打入老鼠體內,發現能引起強烈免疫反應,並藉此發現可由注射已受抗原挑戰過的DC,進而活化動物體內對此抗原專一的T細胞。
由於DC數量很少,約佔脾臟細胞的1%。1990年代,Steinman設計新培養技術,允許大量培養以供研究。臨床上,科學家可藉此細胞用於治療癌症、自體免疫疾病及過敏上。近年來,研究人員利用DC扮演的免疫角色,嘗試將腫瘤細胞取出,和病人身上取出的DC混合,再將DC打回病人體內,能啟動病人自身免疫系統對抗腫瘤,初步結果看好,同時也證明能使動物身上腫瘤縮小。
以DC為核心技術的Dendreon
提到利用DC來發展相關藥物或治療方式,便不能不提及Dendreon。Dendreon是一家致力於發展癌症標靶治療的生物科技公司,主要是利用其抗體鑑定、組織工程與細胞處理等專業技術,進一步產生主動細胞免疫治療方法。旗下產品「Provenge」即為美國FDA首度批准的《自體免疫系統治療方法》,主要用來治療目前全球一年約有25萬人致死的前列腺癌,並已從去年5月正式上市銷售。
「Provenge」是美國FDA於2010年四月首度批准利用自體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的藥物與治療方式。這是一種透過刺激病患自身免疫系統去攻擊腫瘤細胞,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治療前列腺癌。簡單來說,「Provenge」治療方式與程序為:第一天:對病人實施白血球分離術(leukapheresis);第二、三天:製造sipuleucel-T;第三、四天:病患回輸,此為一次循環,整個療程包括三個完整循環。
Dendreon市值暴跌的背後原因
就在公司第三季法說時,當執行長宣布第四季銷售預估持平後,投資人對Dendreon過去表現以及未來已經失去耐心,股價再度應聲重挫37%,由每股6.55美元暴跌至3.91美元。若與今年8月3日相比,市值整整蒸發了將近50億美元。問題出在哪裡?是投資人失望退場?還是以DC為核心的治療方式只是個空砲彈、是個泡沫?
事實上,問題的癥結點在於:
1. 過份樂觀預估市場對於「Provenge」的需求
「Provenge」治療費用太昂貴,平均每位病患需要負擔高達9萬3千美元的醫療費用。對於「高價位治療」補貼的不確定性,確實是導致醫生裹足不前的原因。由於醫生開立處方的速度不如公司原先所預期,加上保險業者無法很快補助此項醫療費用,所以造成公司營收目標被迫提前下修,而且一修再修。
2. 公司忽略了競爭對手的回應
儘管其他大藥廠不走標靶與免疫治療方式,但輕易忽略對手的回應也是種下失敗的原因。Johnson & Johnson (JNJ: NYSE)治療前列腺新藥「Zytiga」當時也獲得FDA批准上市,「Zytiga」帶來的威脅包括:一來病患可以自行服用藥丸,無須到治療診所進行任何治療;二來「Zytiga」的價格只有「Provenge」費用的一半不到;最重要的是後,「Zytiga」藥效快並且可以降低癌症所引發的不適。
策略轉彎
Dendreon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在於如何讓公司能夠盡早損益兩平,創造盈餘,重新拾回投資人的信心。未來倘若醫療保險計畫與補助覆蓋率提升,將有助於醫生開立「Provenge」處方,使得市場滲透率能再提升。另外,行銷手法或許必須修正,將過去廣告對象從醫生轉為B2C,讓「Provenge」直接面向病患消費端,透過產品對話,讓病患更願意使用此免疫療法來接受治療。
(內容由生醫總研BioEpoch提供。未經授權,不得轉載。)
【2011/11/07 BioEpoch 生醫總研】@ www.bioepoch.com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